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泌阳县人民医院官方网站!|总值班电话:150 9352 7606|投诉电话:0396-7916 169|急救电话:0396-7916 120
新闻中心

警惕!致命毒蘑菇又来了,这些知识一定要牢记!

2025-06-26
【字体:
手机阅读


      随着气温攀升、雨水增多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野生蘑菇进入快速生长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误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甚至已有人因此而丧命



      近日,我院急诊科接收了10名因误食毒蘑菇入院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流涎、流泪、幻觉、兴奋、狂躁等神经精神症状。这些病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关于毒蘑菇的知识,真的不能再忽视了!



 一、毒蘑菇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毒蘑菇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有毒蘑菇多达500多种,其中含剧毒的就有40余种。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成分各异,中毒症状也不尽相同。常见的中毒类型包括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这7种。在这些中毒类型中,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最为常见,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者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而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则最为致命,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死亡。就像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误食它的致死率高达75%,一个成年人只要食用1至2朵菌盖,就可能造成死亡,幸存的患者即使能痊愈,肝肾损害也会持续存在。


 

二、那些不靠谱的鉴别方法

      很多人都觉得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鉴别毒蘑菇,比如看颜色、看生长环境、看是否有虫蚁啃食等等,但这些方法其实都不靠谱。

      1.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仅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判定蘑菇是否有毒,颜色鲜艳的橙盖鹅膏是美味的食用菌,而一身雪白、看似安全的致命鹅膏则有剧毒。

      2.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才有毒:所有的蘑菇都倾向于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跟毒性无关。可以吃的鸡腿菇经常在牛屎等动物粪便上“绽放”;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干净的林地上。

      3.与银器同煮变黑的蘑菇有毒:毒蘑菇中的毒素多为生物碱,不会与银发生化学反应。

      4.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不少毒蘑菇受伤后既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部分食用菌,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后会流出乳汁。

      5.虫蚁不食毒蘑菇:一些对虫蚁、果蝇无害的蘑菇却对人有致命伤害,部分剧毒的鹅膏成熟后易长虫长蛆。


 

三、一旦误食毒蘑菇,该如何自救?

      1.尽快就医: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后出现不适,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快就医。

      2.及时催吐: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吸收。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3.保留样本:食用过的剩余蘑菇,或者呕吐物,都应留存,以便医生查明中毒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救治。

      4.警惕“假愈期”: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即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虽自我感觉已“康复”,但此时体内可能已经出现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一定要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大家务必牢记: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让我们一起远离毒蘑菇的危害,守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生命安全。如果您身边有喜欢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的朋友,也请一定要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让更多的人了解毒蘑菇的危害,避免悲剧的发生。



泌阳县人民医院急救电话

0396--7916120  


    

         供  稿:医务科

           编  辑:宣传科

        (网络图片,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