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守护,温暖到家: “互联网+护理服务”案例分享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医疗护理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我院护理部根据《河南省推广应用“豫健护理到家服务平台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泌阳县人民医院落实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方案》的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开展半年多以来,我院成功完成了11例“互联网+护理服务”,每一个案例背后都蕴含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与关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温暖人心的故事。
居家伤口换药:足踝骨折少年的安心康复之路
患者,男,12岁,足踝部骨折石膏固定,伤口需定期换药,但家距离医院较远,搬动易造成二次损伤。接到预约通知,钱护士上门评估,检查石膏松紧度,观察足趾血运,评估伤口渗液情况,给予专业换药后,演示并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制定居家康复计划,并给予心理支持。家属感慨:“钱护士的专业和耐心,让我们在家也安心!”

居家更换胃管:为卧床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林女士,65岁,因冠心病、脑梗死、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及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病史15年,偏瘫长时间卧床,并伴随吞咽障碍,长期留置胃管以建立肠内营养支持。
王先生,58岁,脑梗死两年,渐冻症五年,生活不能自理,发病以来植物人状态,需鼻饲管注食。
李女士,62岁,脑出血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长期留置胃管需要定期更换。
高女士,82岁,大面积脑梗死2年余,糖尿病20余年,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严重营养不良,需长期留置胃管,以建立肠内营养支持。
患者转运至医院风险大、负担重。孙护士、吕护士、王护士和周护士分别携带专业设备上门,顺利完成胃管更换,同步指导家属鼻饲操作要点及并发症观察。服务高效便捷,避免了患者搬动之苦和潜在风险。家属表示:“足不出户解决大问题,省心又安全!”




PICC 维护:延续患者生命通路
王女士因化疗需要,在医院置入了 PICC 导管,但由于行动不便,每次到医院进行 PICC 维护都十分困难。血液肿瘤科李护士和代护士上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导管进行消毒、更换敷料、冲封管等操作,并耐心向王女士及其家属讲解 PICC 日常护理注意事项。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王女士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 PICC 维护。有了护士的定期上门维护,王女士的化疗得以顺利进行,她也不再为 PICC维护的问题而烦恼。

居家静脉采血:心衰患者的贴心服务
罗先生,慢性心力衰竭,需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但频繁往返医院采血,不仅耗费精力,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加重身体负担。余护士严格执行静脉采血操作流程,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为患者进行血标本采集同时,针对性的进行了健康指导,包括饮食、用药、日常自我监测等慢性心衰管理知识,助力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居家更换尿管:解决患者后顾之忧
赵先生,膀胱造瘘术后,需定期更换尿管。王护士和郭护士来到赵先生家,对患者身体状况、导尿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通过规范的操作、娴熟的技术成功为赵先生置入导尿管,并针对留置尿管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
王先生,79岁,偏瘫卧床,留置尿管,需要定期更换。以往每次更换尿管,都要家人带着他到医院,路途奔波十分不便。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直接上门为王先生更换尿管。护士操作熟练,动作轻柔,更换过程十分顺利。同时,护士还向王先生及其家属讲解了留置尿管的护理要点,如保持尿道口清洁、定期更换尿袋等,有效减少了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居家灌肠:专业上门解困扰
李女士,62岁,脑出血后遗症、偏瘫、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导尿管。病人一周未排大便,吃通便药后仍未排出,家属预约护士上门为病人进行灌肠处理。灌肠后效果较好,家属非常满意!


以上“互联网+护理服务”案例,是我院护理部积极探索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我们将专业的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解决了患者就医不便的问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院护理部将继续深化“互联网+护理服务”,不断拓展服务项目,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致力于将更专业、更便捷、更温暖的护理服务送到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床边。我们相信,在“互联网+”的助力下,护理服务将更加贴近患者,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温馨提示】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居家护理需求,欢迎通过泌阳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豫健护理到家”服务平台,了解详情并预约“互联网+护理服务”。专业护士,贴心守护,就在您身边!
泌阳县人民医院急救电话
0396--7916120
供 稿:护理部
编 辑:宣传科
(网络图片,若侵权,请联系删除)